原來,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- 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

原來,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

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


超越主見的綑綁,才能帶來真正的溫暖。—《原來,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》

許多科學家指出,目前人類的大腦重視的是物競天擇下的生存而非真相。然而,這樣的模式是為了幾千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量身打造的。

比如,大腦決定我們對於糖分有難以抗拒的渴望,但真相是攝取過多甜食可能會引起糖尿病等相關慢性疾病。

在遠古時期,最甜的食物莫過於水果,而水果對於人體的傷害,遠不及現代發展出的蛋糕、飲料中所含有的人工糖份。

簡單來說,人類的大腦現況其實不適合今日的生活型態,其中大腦的兩種機制對我們影響很深,比如直覺腦與理性腦、本能與理性、快與慢。

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追求的快速、即時性,我們的大腦不停以「快速」「本能」「直覺」來回應一切,而非以緩慢、理性、邏輯的思考方式處理根本上的問題。舉例來說,處死一名虐童犯,與真正從社會制度上減少虐童事件之間是有分別的,前者僅是情緒的宣洩,並不能解決問題。

作者熊仁謙對於這種現象進行觀察與反思後,希望運用「印度哲學」的思維模式,去試圖瓦解這種本能上的邏輯,藉由放慢整個認知運作的過程,進而啟動理性的思維。

了解情緒是一種本能,當一個人變得理性,不代表他將不再感性,這是許多人都會誤解的事情。我們要做的是讓「理性」與「情緒」做朋友,讓自己的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,而不是下意識的快、急、衝動。

在本書中,作者希望藉由回歸古印度哲學家看待事情的多元世界觀,帶領讀者了解,現代人在認識自己、處理情緒時,會出現哪些常見的誤解。

透過本Spark,大家可以了解到:

1. 情緒勒索的真正成因;

2. 單一歸因邏輯思維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?

3. 如何平衡人類的悲觀天性?

您看來都跟我們一樣,都很喜歡增值自己。
想跟我們一起踏進追求知識的旅程,立即升級無限制閱讀。
立即訂閱